top of page
Search

迷信與正信(二)

  • jeffwu8888
  • Aug 30, 2022
  • 3 min read

明朝有一進士, 原名 袁黃, 號稱 了凡居士, 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 他出生中醫世家, 所以母親希望他能繼承家業, 把中醫學好, 以後可以服務鄉里。 然而有一天, 也就是十五歲的時候, 他來到慈雲寺, 遇到了一位 孔先生。 他看見 孔先生紅光滿面, 長鬚飄然, 仙風道骨, 於是他想請 孔先生幫他算一算以後前程如何? 孔先生精通皇極數, 此為宋朝 邵康節先生的神算法, 於是幫他演算後, 跟 袁了凡說他應該要讀書, 以後必定是官場中人, 並且幫他演算縣考, 府考以及提學考的名次, 結果三個考試的名次都全部正確。 因為算得極為靈驗, 於是 了凡先生又再次找到了 孔先生, 再請他幫忙占算一生, 於是 孔先生告知 袁了凡, 以後考試會成為貢生, 然後做到知縣, 得官三年後辭職, 於五十三歲, 壽終正寢, 可惜命中無子。


而當 袁了凡真的如 孔先生預告的當上貢生時, 他想著我的一生正如孔先生所算的一樣, 一生功名利祿早已前定, 而且壽命短暫, 一生無嗣, 真的如槁木死灰, 無想無求, 不知生有何意? 於是他絕望的出發, 要去京城的國子監讀書。 在路上, 他經過了棲霞山, 在棲霞寺裡有一高僧名 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的師承是 法舟禪師, 原本 雲谷禪師修習的是天台宗的 止觀法門, 一日得知 法舟禪師在天寧寺閉關修行, 於是便向 法舟禪師請教問道。 爾後破迷開悟, 逢人便喜歡丟一個蒲團, 要人坐禪反觀「本來面目」, 而遊人臨別時總要人: 不要浪費歲月。 此時槁木死灰的 袁了凡遇到了愛丟蒲團的 雲谷禪師, 兩人對立而坐, 彼此都默不出聲, 這樣子的狀態, 經過了三天三夜。 三天後 雲谷禪師想, 此人非凡, 絕對不是一般的人, 於是他開口問 袁了凡說: 一般凡夫妄念不息, 但我看你三天以來, 竟然都保持著妄念不起的狀態, 這是什麼緣故呢?


於是此時 袁了凡唉了一聲長嘆, 回道: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此時便將 孔先生的部分, 一五一十的跟 雲谷禪師 娓娓道來。 聽完後的 雲谷禪師被逗得哈哈大笑, 笑自己跟這凡夫坐了三天, 也笑 了凡居士不知「命由己造, 福自然來」的道理, 於是便跟 了凡居士講解了要如何造命與立命, 並且傳授 了凡居士 準提神咒, 請他常受持。


於是 了凡居士在聽完 雲谷禪師的話後, 心開意解, 立誓自己要做三千個好事, 並且每天記錄自己做的善事與惡事, 用意是監督自己是否行善布施, 隔年後秋天, 他參加了科舉考試, 竟然考中了舉人, 這事是孔先生沒算到的, 之後 他又考取了進士。 官運更是扶搖直上, 之後他又生了兩個兒子, 兩個兒子都非常的優秀, 而 袁了凡先生最後的官運做到「尚寶司少卿」。 晚年時, 寫了四篇「戒子文」, 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了凡四訓」。 而他的兒子 袁儼, 最後也考取了進士 做了知縣。 而袁黃先生最終活到了七十四歲才壽終正寢。


待續


仙成師合十


開心公告: 玄成宮去年請最好的工匠師傅雕刻的 無能勝明王金身終於圓滿完成了! 近日將會恭請回宮, 請大家敬請賜候, 感恩。




 
 
 

Recent Posts

See All
隨波的浮沉

隨波的浮沉-- 得與德的醒悟 人生如同大海中的一葉孤舟, 隨著浪潮起伏漂泊。許多人用盡心力不致翻覆, 渴望駛向所謂的成功, 卻在無止盡的追逐中逐漸地迷失自我, 忘記了人生這趟旅程的初衷。 曾有一對弟子, 他們原本修法精進, 福慧雙修, 內心平靜, 老實念佛。...

 
 
 
最堅強的依靠

最堅強的依靠 人生變化無常, 瞬息萬變, 每一天都是未知的旅程, 每一刻都可能迎來無常的摧殘。 在這浩瀚的宇宙之中, 我們是何其渺小, 何等脆弱? 然而, 當人生的狂風暴雨襲來, 若我們有了佛法與仙佛的庇佑, 那將是多麼珍貴的依靠。 最近,...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